報讀工聯會課程或講座之人士請注意!
凡報讀工聯會(FTU) 課程或講座,須在開班前至少十日報名,如人數不足,工聯會隨即會取消課程!
Latest News
凡報讀工聯會(FTU) 課程或講座,須在開班前至少十日報名,如人數不足,工聯會隨即會取消課程!
Post 1: Accounting Officer Our client, a small trading company in TSTE, is looking for an Accounting officer. Salary: 25-28K x 13+ discretionary bonus Business: Trading outdoor recreation & sportswear products. Company size:...
工商管理學高等文憑課程畢業典禮完滿舉行。
人際交往之道,首要是尊重他人,凡事為對方設想,對人對事能夠易地而處,必會受人尊敬。然而職場上卻少有人能做到「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莫論人非」。若能定時自省,檢討個人得失,將有助自身修養的改進。 「靜坐常思己過,閒談莫論人非」-(清.金纓《格言聯壁》)。 「過」是指錯誤、過錯,即經常反思自己的錯誤;「莫」是指不要和不能夠;「論」即議論;「非」則是錯誤。事實上,在人際交往中,要經常反省自己的過錯,與別人聊天時不要說人家的閒話,否則易生爭執傷了和氣。 生產部鄭主管經常提示員工,不要常常訴說別人的不是,應對人說實話,這樣才有利自己的進步,也有利同事之間的團結。當然,能真正做到確是不容易,主要原因是難以避免,但作為管理人應有自律的意識和不時提醒自己,若能做到,就是與眾不同,也是你的優勝之處。 撰文:連龍章
觀察他人的所作所為,體察他人的行為動機,考察他所認為心安理得的事。 周財發是後勤部主管,日常督導四位下屬工作。但看其年度員工考評報告中,對幾位下屬的表現評價都是不滿的。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?理論上周財發經常接觸下屬,並指引他們如何工作,應該對下屬能力有相當了解,若他們表現不符,可以即時糾正和跟進。可是卻仍然出現不好的評語。周的上司經過觀察和與員工了解得出問題所在。究其原因是周財發作為主管沒有正面指出下屬的工作出毛病和缺點,只對下屬表現出黑臉不悅,而他們也不知道自己的實際問題,做成雙方的窘迫。 撰文:連龍章
工商管理學高等文憑課程畢業典禮完滿舉行。
歡迎查閱我們的課程。
「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」-《易經.乾卦.文言》 應,共鳴;求,感應。通常聲調相同就會產生共鳴,而氣味相同就會互相吸引,是事物相同而互相感應的物理特徵,比喻人與人之間只有情投意合才能結成親密的朋友關係。「同聲相應,同氣相求」是指人際交往能夠產生共鳴,最重要是雙方對事物或問題有相近的看法。「氣味相投」就是彼此對事情有著相同的理解,甚或有著行動的默契。當然彼此之間也存在著信任,俗語所講的「有偈傾」也意味著雙方對共同話題表示興趣,繼而再一起共事和彼此接納。 同樣地,員工在部門內一起工作,更要接受既定的工作文化;當主管制訂各項工作安排,成員便有著默契來開展工作,此種工作文化也會影響著每一個共事的人。事實上,若團隊工作欠缺「同聲相應」的合作精神,不但阻礙生產力進度,也損害眾人的合作關係。今日所說「臭味相投」就是指人與人之間這種結交合作的和應。 撰文:連龍章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文學碩士
「先行其言,而後從之」-《論語.為政》 行指實踐。意思是先將自己想說的實行了,然後再說出你想說的話。這是孔子教導一位性情較浮躁的學生子貢的話。其意是教人別空口說白話,不要光說不做,應該先做後說,強調做人要有務實的作風。 在職場上,我們與人交往,要避免出現不切實際的空言計劃。然而總是有些人喜歡誇談個人的意見,並認為若由他執行,事情將會產生更佳效益。但這些人往往給人的印象是說多於做,當你要他跟進時,他卻有說不完的借口,事情也就不了了之。 例子:陳大文是公司的採購主任,他對部門同事經常自誇與供應商有良好關係,只要採購物品經他處理,沒有甚麼是辦不到的。然而曾與他交往的同事卻不認同其能力,並認為他的工作表現只是一般,達不到工作要求的滿意度,有時要多次催促才能完事,因而在同事中留下不良的印象。 撰文:連龍章 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文學碩士
「人生交契無老少,論交何必先同調」──杜甫《徒步歸行》